跨国外贸论坛 注册会员 | 登录论坛 | 改信息 | 改签名 | 改头衔 | 改头像 |
  
    
  按国家查看免费买家>>
 美国 印度 英国 巴基斯坦 中国香港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伊朗 土耳其 孟加拉 阿联酋 埃及
  韩国 俄罗斯 德国 马来西亚 尼日利亚 南非
  
  按行业查看免费国际买家>>
 农业 服装服饰 汽摩/配件 商业服务 化工 电脑/数码 建材/家具 电子/电气 能源 环境
 食品饮料 礼品工艺品 医药/化妆品 家电/灯具 家庭用品 工业用品/机械 五金/矿产 办公用品
 包装与造纸 印刷出版 安全防护 运动娱乐 通信/手机 纺织皮革 玩具 交通/设施
  【返回跨国外贸论坛首页】 收藏本论坛 热门专题 热门帖子
  .
连载原创 -> 人生感悟,发自肺腑,真正的语言!  
共有89页回帖:   上一页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 89 下一页   
 
热点消息 版主:
admin  布川酷子 
现在就加入跨国采购网会员? 
跨国外贸论坛即日起暂停发帖回帖功能,推广请前往跨国采购网[外贸服务版]
免费国外买家,注册就可浏览。
免费外贸推广,还在付年费吗?——[ 速样通 ]
注册就送5个买家,回复率超高 -> 点击进入 免费注册
推广企业产品、查看国外买家 — 请加入[ 跨国采购网 ]
在您前面已有 1090387 位会员加入 免费注册
    您是本帖的第 181560 个阅读者  

作 家   通知: 跨国外贸论坛维护中,发文请登陆跨国会员区--其他功能--发布外贸文章(需实名),欢迎外贸相关服务企业参与。
761楼 lybswoman



等级:中专生
发帖数:6
回帖数:394
发帖时间 - 2007/4/14 18:30:06  
哈哈,学校管不了这么多,我们是成年人啊.我现在读书的心态也是达不到小孩读书的状态了,我不能悠闲.下周二终于要搬出宿舍了,很快又可以经常在网上了.以后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然后看自己能养活自己到什么程度,这2年是尽情发挥的时光.

------------------
...


762楼 louis tian



等级:教授
发帖数:136
回帖数:4943
发帖时间 - 2007/4/15 8:43:04  
学习靠自己. 不过你还小,上学应该是很好的选择.年纪在大点就不要继续学习了. 年纪在大人就没什么发展了.不过你以前工作过,毕业后工作很容易找到..

如果让我上学我还是喜欢住在宿舍,觉得大家一起特别快乐.
以下是引用lybswoman在2007-4-14 18:30:06的发言:
哈哈,学校管不了这么多,我们是成年人啊.我现在读书的心态也是达不到小孩读书的状态了,我不能悠闲.下周二终于要搬出宿舍了,很快又可以经常在网上了.以后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然后看自己能养活自己到什么程度,这2年是尽



------------------
...


763楼 peterindex



等级:小学生
发帖数:2
回帖数:61
发帖时间 - 2007/4/21 9:36:18  
楼主厉害`~~~~有些写的很好,,,顶上`~`!

------------------
...


764楼 louis tian



等级:教授
发帖数:136
回帖数:4943
发帖时间 - 2007/4/25 18:17:58  
谢谢夸奖,还要继续努力. 其实以前写的什么自己都忘记了.呵呵,真的,我从来不回头看东西.
以下是引用peterindex在2007-4-21 9:36:18的发言:
楼主厉害`~~~~有些写的很好,,,顶上`~`!



------------------
...


765楼 lou...



等级:教授
发帖数:136
回帖数:4943
发帖时间 - 2007/4/25 20:02:01  
---内容已屏蔽---

------------------



766楼 Kunny



等级:小学生
发帖数:10
回帖数:37
发帖时间 - 2007/4/26 16:05:01  
呵呵,心情不错啊

------------------
...


767楼 louis tian



等级:教授
发帖数:136
回帖数:4943
发帖时间 - 2007/5/4 11:31:33  
谢谢,其实有时候突然看到一些东西会让自己觉得很开心,那天就是看到了德国战车乐队的现场.觉得他们是很古怪的人,如果可以,你去BAIDU里面看看他们的现场DU HAST,
以下是引用Kunny在2007-4-26 16:05:01的发言:
呵呵,心情不错啊



------------------
...


768楼 louis tian



等级:教授
发帖数:136
回帖数:4943
发帖时间 - 2007/5/4 11:46:17  
背景音乐
以前不只一次的说到EVA CASSIDY,好像也贴过我***喜欢她的歌曲之一<fields of gold>,今天下载她的吉他谱也找了一些她的消息,也贴出来她的另一个让我很喜欢的歌曲,叫做<Songbird>,虽然效果不好,如果喜欢去下载个好的版本***不失望. 一句话: 她唱的太好了,好像没人能象她一样. 

她的歌曲很容易让人融入进去,能让你真正去欣赏艺术一样去聆听她的声音.

下面是她的介绍: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模糊的照片也代表她已经不在这个世界.

Eva Cassidy1963年2月2日,Eva Cassidy出生於美国马里兰州,在她的生活里充满著艺术与音乐,而民歌与爵士是他们家族***热爱的音乐类型,自小父亲就曾经带领过Eva与哥哥一起组过乐团表演,不过因为Cassidy个性内向的关系,所以他们就越来越少演出了。不过这样的机缘,造就了Cassidy日後与音乐的不解之缘。即使Eva Cassidy 因为内向到几乎是一种麦克风恐惧症的情形,让她选择绘画为其志向〔Eva Cassidy的绘画作品是她的另一项杰作〕,但是Cassidy还是断断续续的帮一些乐团合音,终於在一次偶然机会之下遇到了制作人Chris Biondo,也开启了她正式朝音乐发展的路途。

由於Chris Biondo活耀在华府地区,所以他帮助Eva在华府地区找了许多***音乐人合作,其後碰到一位歌手Chuck Brown找了Eva Cassidy合出专辑【The Other Side】与表演,这不仅帮助Cassidy打出名声,也让她终於可以在众人面前表演。只不过虽然许多唱片公司都对Cassidy有著高度兴趣,但却因为她的音乐太多元性而被打回票。因为在Eva Cassidy的音乐当中,元素从民谣、乡村、爵士、到流行与摇滚都有,不过,总算在1996年出了她的***张专辑【Live At Blues Alley / 後街蓝调】,这是一张现场演唱的专辑,收录当时Cassidy在「Blue Alley」这家俱乐部实况演出的作品,虽然她不是很满意自己的表现,但是这张专辑在华府一带得到了很大的回响。

只不过,就在大家欢欣鼓舞认为Cassidy的音乐被肯定之时,Eva Cassidy却遭受病魔的攻击,其实在之前Cassidy就因为在医院检查出她在颈部下方有恶性肿瘤,即使已经切除,但是由於没有长期追踪,1996年11月2日Cassidy因皮肤癌而离开了这个世界,当时她仅仅三十三岁。或许是上天补偿她吧!在她去世之後不久,华府当地颇负盛名的「华甚顿地区音乐奖」当中Cassidy不但夺下***女演唱人、【Live At Blues Alley】也夺得年度***专辑,甚至Cassidy被选为年度***艺人。1997年她与制作人Biondo一起努力的专辑【Eva By Heart】终於发行,也获得了更多的赞美。

美丽纯净如白开水一般的歌声,却令人一听难忘。Eva Cassidy从小便深受艺术与音乐方面的熏陶,

歌曲制作和乐器演奏都难不倒她,不过因生性羞涩,她选择艺术,而歌唱则是她在绘画方面的成功给她自信心后的产物。

伊娃·凯西蒂(Eva Cassidy)生前并未受到流行音乐界的重视,去世前曾在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一带的酒吧中客串献艺。

99年由于英国BBC的一个慈善节目才令世人真正发现了这颗沧海遗珠,许多音乐人也都想和她合作,没想到她已经不在人间了。

Eva Cassidy的声音魅力,也终於让她在1998年时,促使「Blix Street」唱片公司发行一张属於她的精选集【Songbird】,这张专辑里除了挑选出之前Cassdy两张专辑的歌曲外,也收录了她***早与Chuck Brown合作的专辑中***经典的歌曲《Over the Rainbow》,99年Eva Cassidy演唱的《Over the Rainbow》〔原唱者∶Judy Garland〕,让英国BBC的DJ Paul Walters为之惊艳,再电台播送这首歌时,引起听众热烈回响,後来搭配英国BBC的一个慈善节目,这才令世人真正发现了这颗深海遗珠,所以【Songbird】这张专辑当时在英国狂卖,还曾夺下过英国金榜的冠军。英国BBC民选统计的20世纪***伟大歌手名单中,Eva Cassidy名列第21位。

谈论到Eva Cassidy的歌唱魅力,可以从许多报导发现,乐坛对於她的一致评价都是她的声音非常有韵味,因为在Eva Cassidy的声音中,可以感受到她全部的感情,所以Eva Cassidy所演唱的《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原唱者∶猫王〕、《What A Wonderful World》〔原唱者∶爵士乐大师路易斯·阿姆斯壮〕及《Blue Skies》,都令人耳目一新。虽然这些歌曲的演唱者都大有来头,而且歌曲亦早已深入人心,但是Cassidy不同於多许多歌手演唱别人的歌曲时往往跳不出既有的框框,只能屈居於原唱者之下。出乎意料的是,Eva Cassidy凭著有著过人的音乐感与创造性,让她的演绎不只与原唱者大相迳庭,其过人的说服力,简直让人以为这些歌曲是为她而量身打造的。

而在Eva Cassidy的音乐里面,其实很难去界定她的音乐类型,因为她的音乐当中揉合著爵士、蓝调、民歌,乃至於福音与灵歌的氛围。这样的音乐佐上Eva Cassidy天生宽阔的音域以及清透丝滑的音质,***後再加上Cassidy独特的断句方式,让每首歌都添加无比的想像空间。

虽然Eva Cassidy未能在她在世时大放异彩,但是她的才华也总算没有被埋没,即便是翻唱的歌曲,Cassidy也用她的歌声让所有的歌曲成为她***的代表作品。

<songbird>歌词:
For you, 
there’ll be no crying  
For you,
the sun will be shining  
´Cause I feel that when I’m with you  
It’s alright, 
I know it’s right  

And the songbirds keep singing  
Like they know the score  
And I love you, 
I love you, 
I love you  
Like never before  

To you, 
I would give the world  
To you, 
I’d never be cold  
´Cause I feel that when I’m with you  
It’s alright, 
I know it’s right  

And the songbirds keep singing  
Like they know the score  
And I love you, 
I love you, 
I love you  
Like never before  

Like never before; 
like never before.




------------------
...


769楼 louis tian



等级:教授
发帖数:136
回帖数:4943
发帖时间 - 2007/5/8 21:43:32  
Pink Floyd (才知道他们音乐风格是迷幻摇滚,估计与Radiohead同属一个风格吧?)

风格:Album Rock(专辑摇滚)British Psychedelia(英国迷幻)Hard Rock(硬摇滚)Prog-Rock/Art Rock(前卫/艺术摇滚)Psychedelic(迷幻音乐)Space Rock(太空摇滚) 
国籍:英国   组建时间:1965年 
乐队成员: 
Syd Barrett-前任主唱、吉它手 
Roger Waters-主唱、贝斯手 
David Gilmour-主唱、吉它手 
Richard Wright-主唱、键盘手 
Nick Mason-鼓手 
乐队介绍: 
    六十年代在英国能与The Beatles和The Rolling Stones抗衡,并称三大乐队的就属Pink Floyd了。Pink Floyd与Yes都属于艺术摇滚,二者都对太空摇滚做出了探索。Pink Floyd在许多方面表现出的特色为它投下了耀目的不朽的光环。Pink Floyd开始演出时,适逢1965年,天才青年、21岁的Syd Barrett掌握着这个年轻乐队的大部分职权,他写歌、弹唱样样拿手。Pink Floyd这个队名是他将两位古老的蓝调艺人的名字Pink Anderson和Floyd Council结合起来组成的。起初,他们演奏那种司空见惯的节奏蓝调,在多如牛毛的乐队中间还显得相当平庸。不过这种状况第二年即得到初步改观,Pink Floyd挖空心思在吉它和效果器上大作文章。尖叫的吉它经过效果器混响延时处理再经过放大器放大虽然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已为乐队招来一小批歌迷。更为可喜的是Syd Barrett写出了一系列让人易于接受的迷幻乐段,配上迷幻的吉它和神圣的风琴实践起来效果不俗。Syd Barrett词作笔锋犀利、曲式闲雅,其作品流露出诗人的敏感和孩子般的好奇心。 
    1967年,Pink Floyd签约"EMI"公司,一路畅行,首张单曲和首张专辑轻松上榜。首张专辑<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可与The Beatles的<Sgt.Pepper's>一争高下。要评出英国迷幻专辑之***,<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当仁不让。这张专辑既是首张也是Pink Floyd ***后一张类似的专辑。后半年,Syd Barrett的天才头脑终于碰到了***的敌人。他患上了进行性的精神紧张症,一上台他的症状就发作,这位吉它手刚一开始是跟不上节奏,再后来简直就不知道该演奏些什么。 
    1968年,乐队收吉它手David Gilmour为第五位成员,让他在演出中担任Barrett的角色,Barrett仍坚持写作和参加录音,这样维持了几个月后,Barrett离队了。Barrett,乐队的吉它手、主唱、词曲作者和领袖的离去将Pink Floyd的艺术生涯分成了明显的两个阶段。Barrett带走了轻松闲雅、友好幽默的视角,乐队再也没有创作出一个类似<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的专辑。遇到这样一种不可逾越的窘境,所有的乐队都会束手无策,仿佛只有奇迹才能拯救Pink Floyd。这时,贝斯手、主唱Roger Waters,Pink Floyd具有雄才伟略的新舵手以及新上任不久的吉它手David Gilmour构成了Pink Floyd再生之后的创作阵线。Roger Waters写出的作品不辱Syd Barrett先前奠定下的水准,很快将Syd Barrett驱出英国人的记忆,占据了歌迷心中第—偶像的位置。 
    往后的若干年里Pink Floyd潜心打磨着他们实验摇滚的招牌。实验摇滚为迷幻风格与音乐歌剧联姻的产物,那玄妙的蓝调带着讨巧的流行风味在吉它与风琴的掩映下变得非常容易为人接受,使Pink Floyd的听众群无形中扩大了不少。这一点Pink Floyd乐队在1973年发行专辑<Dark Side Of The Moon>时并没有完整的认识。<Dark Side Of The Moon>初次从Roger Waters手中脱搞时,包括作曲家在内的乐队成员即使作***胆的猜想也无法想象出它未来的份量,起初它只不过是Waters写出的一组讽喻现代生活阴暗之处的歌曲。当它经过仔细的配器和效果处理之后,逐建射出难以至信的影响力。迷幻的不落风尘的吉它讲述着***真的事实,从容不迫的旋律正带你滑向***深的恐惧。<Dark Side Of The Moon>塑造了Pink Floyd超级巨星的形像。它在公告牌排行榜冠军的位置上不可思议的停留了741周。从诞生那天起到现在它一直都是全世界范围内流行***广的摇滚专辑之一。 
    超越专辑<Dark Side Of The Moon>的成功是极端的事,Pink Floyd却及时跟进,于1975年发行了专辑<Wish You Were Here>,再度夺下专辑榜冠军,其中"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专为献给离队已久、已遭淡忘的乐队缔造者前吉它手Syd Barrett。如果说<Dark Side Of The Moon>在表达现实的可怕、不安全和令人绝望时还带有某些掩饰,那么专辑<Wish You Were Here>和1977年专辑〈Animals〉则将这阴郁的主题毫无保留地合盘托出。Roger Waters的思想和音乐正在逐步控制Pink Floyd乐队,这一作用由于1979年专辑<The Wall>而进一步加强了。 
    <The Wall>,一套两张的概念唱片,意境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墙用来讽喻现存生活环境中的种种困难——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就如建筑在我们周围的高墙一样使人隔绝,使人像囚徒一样痛苦。<The Wall>取得的成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即便有<Dark Side Of The Moon>在前,仍可以这么说,部分原因在于这次他们除去了电子乐的成分。<The Wall>的主题曲"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作为单曲单独发行。该曲由Roger Waters写成,分为三部分,带有自传体三部曲的形式。***部写童年惨缺不全的亲情留下的***的创痛,第二部控诉不良的教育制度对少年心灵的摧残,第三部描述虚妄的爱情无休止的捉弄着青年绝望的心。Rick Wright感人至深的键盘,Nick Mason从容不迫的鼓韵,David Gilmour如泣如诉的吉它深深验证了他们对Roger Waters作品的理解程度,他们的表现也为他们自身赢得了闪光的荣誉。 
    Pink Floyd早期就很重视视听效果,他们在这方面的不少创举到了九十年代仍不能被超越。<The Wall>就能证明这一点,两首歌之间立体声效果极强的直升机螺旋浆似的轰鸣、近距离的枪声、女性的和声以及歌曲起始处情绪化的独白等等,这些均被当作模式延用至今。在<The Wall>发行前后的巡演中,Pink Floyd在每场的舞台上都搭建一堵高墙,这种声情并茂的表演形式也走在了历史的前头。 
推荐歌曲: 
Pink Floyd-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I 
Pink Floyd-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II 
Pink Floyd-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III 
Pink Floyd-wish you were there
Pink Floyd-Hey you
Pink Floyd-Mother
Pink Floyd-Is anybody out here
Pink Floyd-High Hopes 
Pink Floyd-Comfortably Numb 
Pink Floyd-Time 
Pink Floyd-Money 

很多人关注他们的成绩,但是很少有人关系他们现在.

分道扬镳 乐队重组 


 
Pink Floyd 极具前卫
色彩的合影
 

 
被迫离队后又返回的Richard Wright
 
  虽然乐队的发展达到事业的高峰,但埋藏在乐队内部的矛盾却也愈演愈烈。随着 Waters 在乐队中的地位与日剧升,他逐渐独断唱片的创作,除 David Gilmour 还能有一席发言之地外,其他两位成员基本上被剥夺了应有的地位。乐团早期的那种合作关系已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纯粹的 Waters 个人表演。由于在唱片制作方向和抽象意念使用上的观点不同,Waters 与其他三位团员的分歧越来越大,再加上而其他成员的创作才能被其压制很少插得上手,他与其他成员的矛盾与日剧增。故先是键盘手 Richard Wright 和 Waters 在 THE WALL 的制作过程中发生激烈的冲突,结果盛怒之下的 Waters 以拒绝发表 THE WALL专辑作为要挟,要求 Wright 离开 Pink Floyd ,后经各方调解双方各自做出让步后达成如下协议:Wright 暂时还留在队中完成其义务,但其身份已由合作成员变为一位受乐队雇用的伴奏乐手,对于此变故对外不公开。故在此后的两年里,Wright 实际上是作为一名伴奏乐手参加了 Pink Floyd 在世界各地的巡回演出。当在 THE WALL 的工作告一段落后,他便毅然退出与乐队的合作并转向个人发展,其间曾在 THE WALL 唱片中担任过 Floyd 伴奏乐手的 Andy Bown 和 Michael Kamen 也参加了他的唱片录制工作。随着 Richard Wright 的退出,乐队的情绪似乎受到一定影响,整个乐队笼罩在一种阴影下面。虽然在1981年发表了一张新专辑《A Collection Of Great Dance Songs》,但这张专辑只不过是旧酒换新包装而已,它只是收录了乐队过去的一些老歌的精选罢了,并没有什么新内容。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专辑中重新录制的Money一曲(据说是因为版权的缘故所以重新录音),该曲的演唱和全部伴奏乐曲都是由 David Gilmour 一人完成的,而 Waters 对此兴趣不大。而直到 The Wall 发表后的四年,即1983年,乐队才又制作了一张新专辑《The Final Cut》,专辑依旧是 Waters 个人偏执狂式黑色主题的延续。其主题是以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阵亡者的安魂曲,实际上是题献给他在二战中阵亡的父亲 Eric Fletcher Waters,此时令人感到 Waters 正把乐队的发展方向引入一种过于偏激的死胡同。专辑并没有获得什么好评,而且在制作过程中乐队成员间的各种矛盾不断激化,Waters 的歌词和抽象意念使用彻底击跨了 David Gilmour 的音乐思想,在 THE FINAL CUT 专辑中,Gilmour 实际上成了一名旁观者。围绕着他们之间为专辑命名为 THE FINAL CUT 还是 THE FINAL STRAW 所发生的争执***终导致乐队的分裂 —— David Gilmour 和 Waters 之间已无法合作下去了,他们只得各自分道扬镳, 而这部专辑也成为 Waters 时代名副其实的 THE FINAL CUT 。


Another Brick,Another Wall
.
 

 
Waters在诉讼失败后发表的一张唱片封面上无奈的画面(1987)
 
  然而,素有家丑不可外扬传统的 Pink Floyd 依旧打肿脸充胖子,对于其未来的趋向左右搪塞进行遮掩。针对 "The Final Cut" 这张专辑所引发 Pink Floyd 即将解散的说法,David Gilmour 有次接受杂志媒体的访问中以外交辞令般的口吻表示:"The Final Cut" 绝不可能是 Pink Floyd 的***终作品,因 "Final Cut" 在电影中代表 "杀青",也就是把影片中的精华加以剪辑而连贯成完整的作品,它另外也可以当作"背叛"来解释,不过绝不是意味 Pink Floyd 将要解散。 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乐队的离心力。1984年到85年相距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乐团的四位成员不约而同地相继发行了自己的个人专辑唱片(Waters 的 The Pros and Cons of Hitchhiking, Wright 的 Identity, Gilmour 的 About Face,以及 Mason 的 Profiles),但在商业上都不是成功之作。至此,Pink Floyd 实际上已经分崩离析处于一种***状态,因为谁都无法再在一起合作以 Pink Floyd 的名字发行唱片了,David Gilmour 在事后也承认: "I've made this record and done this tour to see if it was possible for me to continue without Pink Floyd." ,此时此刻乐队成员们都在考虑乐队解散后的个人去向并为此进行各自不同的尝试。但当在1985年底,Waters 正式宣布退出 Pink Floyd 做个人发展后,David Gilmour 则改变主意决定与 Nick Mason 一起组成新的 Pink Floyd ,既而开始了第三代 Pink Floyd 的跋涉历程。David Gilmour 或许明白如果不借助 Pink Floyd 的名号,单凭自己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在乐谈继续立足的(Waters 后来个人发展并不顺利充分验证了这个道理)。不过麻烦却也接踵而至,新组合的乐队招致了 Waters 的强烈反对。Waters 认为“Pink Floyd”这个名字已成为历史,它不应该继续存在并被那些无法真正代表它的人所使用,于是他便上诉法院要求获得 Pink Floyd 名字的所有权从而使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再使用它。而他的这种作法必然招致乐队其他成员的反抗,于是一场令人心痛的马拉松式诉讼便开始进行并持续了数年之久。***终以 Gilmour 为首的三位成员赢得了***终的胜利,得以使 Pink Floyd 的名字继续存在。 

 
 
 
和前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张 ANOTHER BRICK ANOTHER WALL 则表明了一个全新Pink Floyd的开始
 
  1987年,不顾当时 Waters 的强烈反对,以 David Gilmour 为领导并与 Nick Mason 和 Richard Wright 组成的第三代 Pink Floyd 会同其他一些乐手推出了后 Waters 时代的首张专辑《A Momentary Lapse of Reason》,然而整张作品的歌曲全部是由 David Gilmour 本人以及与他人合作作词作曲的,你却依旧看不到创作人员中 Nick Mason 的身影,Richard Wright 虽然后来出现,但实际还是和《墙》的情况一样以一位雇佣乐手的身份参加乐队的演出,因此这部专辑实际上就是一部挂羊头卖狗肉的 David Gilmour 个人专辑。至於助阵乐手方面包括身兼制作人的 Bob Ezrin,第三代 King Crimson 的贝斯手 Tony Levin,著名的爵士乐手 Tom Scott 等。在音乐风格方面,专辑反映出 Waters 离队后的一种全新风格:David Gilmour 偏重於电子合成器的使用,你可以从中感觉较明快流畅的旋律,没有 Roger Waters 那种容易给人感到孤寂的自言自语表达方式表露出的压迫感。而在80年代那个较为保守的时代,专籍中的一些曲目依旧获得了不少好评,在英美两地均取得排行榜第3名的位置。而从同年9月开始,乐队又展开了为期一年的一系列全球巡回演唱会, 演出场次达到200场之多。在演出结束后,他们又于1988年制作发行了一张反映这段演出经历的现场演唱会专辑《Delicate Sound Of Thunder》。不知什么原因,或许是 Waters 本人不太喜欢出现场演唱会的唱片,在他的时代,除了一部《Ummagumma》外,乐队未在官方推出过任何演唱会的实况录音版本,到是非官方出版的大量关于他们在世界各地的演唱录音成为记录他们历史的一段宝贵资料。


 
 
第三代 Pink Floyd 的合影(1987)
 
  此后一段时间内,乐队进入了漫长的冬歇期,直到七年后的1994年,乐队的成员又重新汇聚在一起制作完成了新专辑《Division Bell》,其中“Marooned”一曲为他们赢得了建队30年来首樽 Grammy 大奖——***摇滚演奏奖。或许是该乐队固有的黑色的主题及抨击社会不良时弊的内容的负面影响,即使是该团体在70年代大红大紫的时候也从未获得评委的青睐,仅仅获得过提名而从未染指过该项大奖,而这次赢得的大奖也算是对其三十年音乐历程的一个安慰奖吧。和笼罩在 Dark Side Of The Moon 阴影下的 Wish You Were Here 的遭遇一样,在一部伟大的作品之后发表的作品的日子都不好过。虽然 Division Bell 在 Billboard 专辑榜上获得4周冠军并以近500万张的唱片销量名列该年度***专辑之列,但依旧不被评论看好,就连国内较有影响的音乐杂志《音像世界》也在94年第12期上撰文对这部专辑进行批评,认为和过去的 Pink Floyd 相比,Division Bell 是***的退步了。但 Pink Floyd 在专辑发表后按惯例举行的一连串欧美巡回演唱会却获得了很大反响,每到一地便获得当地乐迷的热情响应,演唱会(超过100场)***终获得圆满的成功,这证明他们对于广大新老乐迷来讲依旧魅力长存(可见 Pink Floyd 这块金字招牌的影响力之大)。1995年,乐队将上述巡回演唱会中的一部分曲目重新编辑精选后推出一张在全球限量发行的专辑《Pluse》。对于这些都已年过五十的成员来说,或许这是他们的***后一次演出了。 

兵分两路的Pink Floyd

  自从 Waters 离队后,Pink Floyd 的乐迷也产生了分化,有相当一批乐迷并不认同第三代 Pink Floyd,他们和 Waters 的观点一致:“Pink Floyd”这个名字已成为历史,没有 Waters 的乐队已不能称其为 Pink Floyd。他们将 Waters 视作 Pink Floyd 的延续而继续追随他,但这些铁杆乐迷毕竟数量不多,改变不了 Waters 在乐坛上的其个人发展不顺利的状况——成绩始终不如第三代 Pink Floyd。1987年,Waters 推出了他的第二张个人专辑,Radio K.A.O.S.,该专辑在 Billboard 专辑榜上仅名列第50位,不敌 Momentary Lapse 的第三名的成绩。Waters 的第三部个人专辑 Amused to Death, 于1992年推出,该唱片依旧保持了《墙》式的音乐路线和概念唱片形式,不过与墙不同在于该专辑给人感觉更象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婉娩叙述他的故事,而在整部唱片里贯穿着其固有的反战意识,同时强烈批判了现世的混沌和污浊,可以说是他《迷墙》系列三部曲式的颠峰之作。该唱片的制作与伴奏阵容也极为强大,既有麦当娜的***制作人 Patrick Leonard 与 Waters 共同制作, 而且请到吉他大师 Jeff Beck 助阵(当年差点被选入 Pink Floyd 以替代 Barrett),更有原 Eagle 乐队主唱 Don Helay 跨刀伴唱一曲“Watch TV”,以及 Leonard 带来的一批为麦当娜等超级明星伴奏乐手,可谓阵容强大名家汇萃云集,就连他的唱片公司也对此充满信心到:只要将这张唱片的署名换成“Pink Floyd”的话,那么肯定轻而一举的获得几百万张的销量。不过 Waters 似乎有一种预感,他只是谨慎地表示“如果销量好,他才会举行巡回演唱会的”。可是发行后,它的销量却依旧不尽人意,这令全世界他的铁杆乐迷们很是耿耿于怀,他们始终认为这张唱片是他人生***出色的唱片。相反两年后,David Gilmour 他们推出的 Division Bell 大获成功,上榜两周后即获冠军并蝉联四周,然而就其思想内涵而言远不及 Amused to Death,可惜这或许是市场和我们开的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吧——这世界叫好不叫座的作品太多了,Waters 注定是这个规律的牺牲品,还是唱片公司有先见之明。 

 
 
就如同这张唱片封面所表达出来的含义一样,我们衷心希望Pink Floyd,Forever and Ever
 
Pink Floyd, Forever and Ever 

  97年初乐坛盛传 Waters 有可能重回 Pink Floyd 并举行巡回演唱会,顿时许多他们的乐迷无不兴喜若狂,翘首等待他的浪子回头。虽然事后证明是个谬传,但无风不起浪,不知是有人故意散布消息,还是 Waters 不经意流露过类似的含义?但不管 Waters 是否回归 Pink Floyd,时间足以证明 Pink Floyd 这块招牌对广大乐迷的吸引力。虽然 Pink Floyd 三易主帅,然而这支历经30年的风风雨雨的乐队依然保持着其顽强的生命力并且依旧魅力常在,成为当今乐坛上为数不多的几支常青乐团。不可否认自 Roger Waters 离开后,乐队的风格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并给人一种日幕西山的感觉。不仅舆论界还是广大资深乐迷似乎都对现在的 Pink Floyd 表示出一种相近的看法,认为现在的它和先前 Pink Floyd 的水平有较大的差距。不过凭心而论,Gilmour 领导下的 Pink Floyd 与 Waters 时代的乐队相比,他们的风格截然不同。他们不再热衷于探究和讨论什么深刻严肃的主题,而只是对音乐的孤独或对友谊的怀疑等这类个人情感的抒发感兴趣,音乐风格也转向蓝调摇滚,旋律也变得相对舒缓和流畅。就思想内容而言,我更看好 Waters 时代的 Pink Floyd , 但就乐曲本身的可听性而言我还是比较喜欢 Gilmour 领导下的 Pink Floyd 所流露出的那种音乐旋律。但即使假设 Roger Waters 能够留下,其愈演愈烈的偏执狂式的发展思路和探讨方向又能将乐队带向何方?而没有 Roger Waters 的 Pink Floyd 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一切的一切都已成为过去,不管现在还是将来,Pink Floyd 和他们的作品在音乐史上和乐迷心中 Forever and Ever。 


               小结 


  和 Barrett 为探索音乐而不惜饮鸠止渴的行为不同,Roger Waters 的离去完全是其带有的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悲剧色彩的结局,但另一方面也是广大乐迷和舆论过于对其放纵吹捧的恶果,也正是在这些副作用下,Waters 迷失了自我忘记了其实际身份,恍然乎已成为帝王。如果 Barrett 时代的 Pink Floyd 算数的话,那么 David Gilmour 时代的 Pink Floyd 为何不能名正言顺的存在?我们不必谈论高鄂续写后四十回红楼是否是狗尾续雕,反正大家公认的红楼还是120回而不是只有80回。有个现象值得注意,尽管 Roger Waters 才气高于 David Gilmour,但 David Gilmour 时代的 Pink Floyd 的影响却始终盖过单飞的 Waters ,不知广大乐迷为何不买 Waters 的帐?是 Waters 的才气已尽,还是乐迷们都太势利了(只认 Pink Floyd 这块金字招牌)?您看呢。 
 

 
 

 
The Wall的演唱会
 
1977年到1979年这段时间,Pink Floyd 团员一起工作的次数比以往少了许多,甚至也不热衷对外演出了。实际他们正为下一部宏伟作品做准备。到1979年12月,他们终于推出了继 Dark Side of The Moon 之后又一张令其傲视群芳,划时代的大作《The Wall》。这一预言式的宏大

------------------
...


770楼 louis tian



等级:教授
发帖数:136
回帖数:4943
发帖时间 - 2007/5/8 22:07:22  
看163新闻说Keeley Rebecca Hazell被澳大利亚评为***性感女星. 发现她张的很一般,但是真很上相, 我家电脑的桌面就是这张, 这个角度看,她真是太完美了,没有任何缺点的脸, 但是他***照片可不怎么样,有写人就是上相.: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这张是另一个角度,我怀疑当时这个装束是她***自信的,所以照了好多张,只是肢势不同罢拉.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很多人叫他Kelley Hazel,今年才20出头吧,看起来象是30好几了,呵呵,外国人张的就这样,她是高加索人,以前***史经常听到这族人,不清楚到底生活在那里,到网络上找找也没完全看明白,关键那个人解释的太多,抓不住主题,我也没看懂. 但是:高加索人好像就是俄罗斯(欧洲)和亚洲人混血. 我起初还以为高加索应该是意大利附近的人呢,呵呵.

昨天晚上在家看了PPLIVE的<冒牌天神>于是想到:原来这个片子我几年前就看过. 那时候也不知道谁是:Jennifer Aniston,看过这个片子后发现她真是个很可爱的女人,估计现实中也这样,很多人看待她与William Bradley Pitt的离婚说是Brad有问题,估计也是. 查查网络,对Aniston看法特别特别好的人太多了,很多人的观点就是: Aniston***可爱的地方就是她很乐观,平易近人,应该是很普通的那种女孩子. 前祭天还看过关于她的新闻,不过忘记了。

世界上为离婚付出***代价的就是: 阿布(切尔西俱乐部的老板,原俄罗斯4大首富之一), 其他几大俄罗斯首富都被总统拿下,阿布聪明,把黑钱转到英国买下了切尔西俱乐部(这也是为什么这个俱乐部那么大手笔买下很多球星), 这样他得到英国居民资格.

据说总统与阿布关系不错,还介绍个模特给他,所以阿步与这个模特有了私情搞的离婚,***后与他一起从苦难中走到成功的老婆得到他一半的财产,好像超过60亿美元了吧..好像是这个数字........太震惊了!!!!!!!!!!!!!!!!!!!!!

我更怀疑是总统的安排,就让他们离婚,好把黑钱弄回大俄罗斯.估计总统与阿布老婆有关系.密谋好的了.应该写个侦探小说.



------------------
...


本主题共有89页回复:   上一页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 89 下一页 
转到:
  
推荐文章
:::bbs.globalimporter.net 跨国外贸论坛 | 跨国采购网 | 外贸博客 | 外贸展会 | 外贸货代 | 速样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