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外贸论坛 注册会员 | 登录论坛 | 改信息 | 改签名 | 改头衔 | 改头像 |
  
    
  按国家查看免费买家>>
 美国 印度 英国 巴基斯坦 中国香港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伊朗 土耳其 孟加拉 阿联酋 埃及
  韩国 俄罗斯 德国 马来西亚 尼日利亚 南非
  
  按行业查看免费国际买家>>
 农业 服装服饰 汽摩/配件 商业服务 化工 电脑/数码 建材/家具 电子/电气 能源 环境
 食品饮料 礼品工艺品 医药/化妆品 家电/灯具 家庭用品 工业用品/机械 五金/矿产 办公用品
 包装与造纸 印刷出版 安全防护 运动娱乐 通信/手机 纺织皮革 玩具 交通/设施
  【返回跨国外贸论坛首页】 收藏本论坛 热门专题 热门帖子
  .
综合交流 -> [转帖]我为什么不招应届大学生?  
共有1页回帖:   1   
 
热点消息 版主:
admin  james1  不懂就问  stephenchan 
现在就加入跨国采购网会员? 
跨国外贸论坛即日起暂停发帖回帖功能,推广请前往跨国采购网[外贸服务版]
免费国外买家,注册就可浏览。
免费外贸推广,还在付年费吗?——[ 速样通 ]
注册就送5个买家,回复率超高 -> 点击进入 免费注册
推广企业产品、查看国外买家 — 请加入[ 跨国采购网 ]
在您前面已有 1090387 位会员加入 免费注册
    您是本帖的第 3498 个阅读者  

作 家   通知: 跨国外贸论坛维护中,发文请登陆跨国会员区--其他功能--发布外贸文章(需实名),欢迎外贸相关服务企业参与。
1楼 xvzheng_shfu



等级:小学生
发帖数:5
回帖数:31
发帖时间 - 2005/11/24 9:33:49  
年初,山东东营市一家化工集团公司副总裁徐先生紧急飞了趟广东,第四天返航时,他带回了7个人。这7个人都是他用大价钱挖过来的。 

这家公司今年3月份成立,现有110名员工,其中,9名博士,8名硕士,剩下的基本都是大本、大专***。 

公司成立初期,偌大的办公室到处是空位子,几位老总到处招贤,跑猎头公司下饵,到招聘会赶集。一开始,他们很青睐应届毕业生,认为年轻人热情、好学、可塑性强。4月中旬,陆续来了4位应届毕业生到公司实习。 

4位应届毕业生中,两人是学中医药的,两人是学化工的。他们来的***天就跟老总提了要求:工资开4000元、住单间、有基本设施,三险一险不少。老总答应了。可半月之后,老总让他们全部走人。“这几个学生动手能力很差,给一台电脑,让他们把一摞文件打出来,再电脑打孔装订成册。他们不会,说电脑课没学过打孔。于是,公司派一个秘书教了他们好几遍,但他们很不虚心,一边唠叨这么简单,一边东张西望,漫不经心。直到离开公司时,他们还不会打孔。 

两位学中医药的,只见过书本上的田七、草珊瑚。可实践中,他们不仅分辨不出原材料的成色、品质,更别提分辨广西的田七、贵州的田七这些原产地了。这样的直接后果是,他们用高价采购了低质的原材料,加大了公司运营的成本。 

徐总解释,既然要招应届大学生,公司也有心理准备———给他们犯错误的机会,给他们个性张扬的空间。公司也知道,把一个应届生培养成一个企业人至少要1年,培养成骨干至少要3年。大学生没有实践能力,这很正常,可态度决定一切,他们的态度着实让人心凉。 

与这些大学生相比,该公司现在的办公室主任助理是司机出身,可他的组织能力、人际协调能力、敬业精神都是公司数得上的。然而,让徐总不能容忍的是,这几个大学生从进公司的***天就在背后嘲笑司机出身的主任助理,说他普通话说不利索,认为他是大老粗,没学过管理还管人,这不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表现。 

更可气的是,这几个大学生爱攀比、爱发牢骚。他们晚上的必修课是,给班上的各个同学打电话,问他们在哪儿工作,拿多少钱。第二天,他们会在饭堂里,逢人就说这儿有多么多么不好,他们的同学有多么多么好,一副怀才不遇的样子。 

4位大学生走后不久,清华大学精细化工专业一位研究生通过猎头公司找到了徐总,他想应聘研发中心副主任的职位。在参观企业之前,他押下价码:年薪20万元,2%的股权。他还告诉徐总,20万元是清华价,不是他个人随口说的。 

徐总请他先参观企业后再说。在参观生产线时,徐总问了他一些技术问题后,请他走人了———不值那么多。 

“如果他有真才实学,或者有特殊的专业才能,年薪50万元也不为过。可他是从本科直读硕士的,没有一天企业工作经验,没有单枪匹马的接过一项课题,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我们能放心把核心部门研发中心交给一个不懂市场又没有经验的秀才兵吗?”徐总说。“一些***大学的毕业生动不动拿股权说事,2%的股权,他知道我们公司的注册资金是多少吗?是两亿元!”说这话时,徐总显得很激动。“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愿意去大城市,说那里有高职务、高工资,可哪儿有那么多好事?其实,在一些小城镇,一个大学生当两个用,他能得到的锻炼比在大城市还多。”这是徐总的看法。 

这位老总***后给记者算了笔人才账:通常,到社会上招人比到学校招应届生的成本高15%至20%。但是,这个成本相比企业从头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成本,一点都不高,相反更合算。商人就是商人,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单位愿用熟手而不用生手的原因。


------------------
...


2楼 天高云淡



等级:博士生
发帖数:23
回帖数:844
发帖时间 - 2005/11/24 10:30:43  
这样的老板,我直接怀疑他的能力,当然不是创业能力,要不然他不会成立自己的公司,是用人能力,和人才预测能力!另外好像有点偏激,应届生都是这样吗?这只是极小的一部分!错误只能归结于自己不会用人,只会随大流,就像大部分中国企业不要应届生,但外资很好进,然后被外资淘汰的有一点经验的人,中国企业又争着抢着要。。。。。这就是一种悲哀!
既然人是你挖过来的,就说明人家在以前的单位干得好,你眼红才把别人挖过来,到这以后没成绩,就是你的责任,说明你的领导才能,用人技术,亲和力,感召力有问题,但作为领导人,一个自己打拼出自己的天地来的创业家,实践证明了他们的创业能力,可是给了他自傲的资本,他们何时肯把下手真正当过下手?怎肯承认虚心学习企业管理,他们怎舍得承认自己的身份转换:不再是自己打天下,而是靠别人为自己打天下?这就是成功者的通病,悲哀!

------------------
...


3楼 caoyuandeai



等级:小学生
发帖数:1
回帖数:5
发帖时间 - 2005/11/24 11:27:06  
其实说的是虽然是事实,可是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不能以偏盖全.确实,社会上存在着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好高务远,导致企业对大学生印象锐减.也把好的毕业生害的挺惨.努力还的靠大家啊

------------------
...


4楼 ruby1



等级:高中生
发帖数:10
回帖数:249
发帖时间 - 2005/11/24 12:28:55  
无语,想不到应届毕业生也能值那么多钱???我们这给1千还撂蹶子干呢。本***外英语专业毕业,8及英语,给1200不多吧。可我感觉在现在这个公司很满足,因为每天都能学到在学校学不到的许多东西。现在的职位都讲究能力,我想上面那些毕业生,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值多少钱。
给大家提个醒,明年的应届毕业生比今年多的多,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吧

------------------
...


本主题共有1页回复:   1 
转到:
  
推荐文章
:::bbs.globalimporter.net 跨国外贸论坛 | 跨国采购网 | 外贸博客 | 外贸展会 | 外贸货代 | 速样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