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转:让大家流口水啊. 吃在广州(西关,潮州菜) -广州西关***传统美食-欧成记(鲜虾云吞)、德昌(咸煎饼)、伍湛记(及第粥)、梁英记(裹蒸粽)、杏花楼(凤凰奶糊)、荣德(麻蓉汤丸)、银记(豉油皇虾肠)、南信(双皮奶、姜撞奶)、金钟阁(鸭润水饺)、坚记(云吞面)、例萨棠记(萨骑马)、荣华(麻香酥)、娥姐(粉果) 西关—地处广州城西隅,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屈大均广东《新语》的名园篇描述道:“其塘者有花坞、石华林园,皆南汉故,逾龙津桥以西,烟水二十馀里,人家多种菱、荷、茨、芹之属,其地总名西园关。”,简称“西关”,一直沿袭至今。 西关是清代富商巨贾有名的消夏娱乐之处,素有“南京小秦淮”之称。 关于西关,有太多津津乐道的典故,骑楼、趟栊门、各式小食……以致于善于改造的现代人不但没有大手大脚地改造西关反而更加珍爱地将它粉饰一新,引发出浓厚的“西关文化”。 荔枝湾与艇仔粥——艇仔粥与及第粥可谓粥类的大明星了。艇仔粥出自荔枝湾一带,因***初是水上人家摇着小艇向游客兜售而得名。它是旧时水上人家用新鲜的河虾或鱼片为配料熬成的粥,味道鲜美,向来是食粥一族的***。现在,艇仔粥已成为街边小食并逐渐进入了饭店酒家,配料也不断更新,增加了海蜇皮、花生仁、炸粉丝等,更为美味。及第粥的故事有不同的版本,但都离不开“状元”二字,传说吃了此粥可鸿运当头,高中状元。 拉肠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泮塘荷仙馆创制的,现在是广州茶楼、酒家早茶夜市的必备之品。看师傅们做拉肠,双手左右开弓,一上一下,工序多充满节奏感。将米浆置于多层蒸笼或布上蒸成薄皮,放上碎肉、鱼片、猪肝等等,卷起来,切断,不到十分钟,一盘香喷喷的拉肠就摆在你面前了。 南信双皮奶——是闻名暇尔的,关于双皮奶有这样一个传说:旧时有一人将头天卖剩的奶搁置一旁,摊冻后发现面上结了一层奶皮,他觉得有趣,第二天又在上面倒上一层奶,就这样“双皮奶”出世了。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而已,双皮奶数顺德大良的***为出名,南信双皮奶的创始人就是顺德人,1943年在广州创店并一举成名。 说起“欧成记”,自然而然想起上汤鲜虾云吞面。云吞汤是虾子、大地鱼、猪骨熬成的老火靓汤,鲜而清香,用鲜猪肉、鲜虾肉、鲜蛋拌制的云吞馅被包在薄如蝉翼的云吞皮里,煮熟后呈肉色,美其名曰“玻璃云吞”。 长寿路吃长寿面——到了“坚记”,赶紧吃碗长寿面吧。从前的人们逢过生日的时候都会吃上一碗长寿面以示好意头,在长寿路买的自然就是好上加好了,迄今为止,许多老人祝寿的时候还少不了它呢。长寿面吃的时候不能用水煮,要用上汤慢慢的浸泡,软软的长寿面吃起来要斯文,细嚼慢咽,不能“嗖”一下飞进口里。 西关的小吃种类繁多,有人说如果每天吃一种,足可以吃一个月。 作者:takethat,发表时间:2002年4月30日 15:47 . -珠江边上的酒楼(西贡)-ibar建议:珠江边上的酒楼(西贡)2楼靠江的位子不错,抽烟、喝酒、聊天、吃小海鲜。还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地方可以吃鱼头(嘿嘿,IBAR真没记性),味道不错不错,谁能告诉我那个地方的名字?在堂外吃的,有植物凉棚(为防下雨,凉棚上有玻璃)、假山?水池。该吃处极大,屋里屋外好多桌子。据悉此处应该叫:雍雅山房 [吃吃吃] 之“食在广州——谈我爱的广州食肆(潮州菜馆,美京,六合)” 作者: *域名隐藏* 发表时间:2003年7月1日 15:58 说不清的潮汕美味 怀宾酒家 好像很多JM都喜欢潮州菜。呵呵,刚好,介绍一下我***喜欢的潮州菜。 广州的潮州菜很多,味道好的也不少,但是坦白说,做得地道的不多。偶尔一两间做得地道的,却又贵的惊人,在里面吃饭挺有“茹毛饮血”的味道——呵呵,被砍了一颈血,吃到肚子里都觉得心痛啊!!! 怀宾是我到现在为止在广州吃到的,***地道的潮州菜。而且,更好的,***重要的是,便宜啊! 先来一碗美味的花蟹冬瓜汤。鲜甜的花蟹,清爽的冬瓜,配上潮州特有的爆蒜头/香芹的香味,汤中美味让人一试难忘。唔,美味汤水一份,够8个人人手一碗,盛惠15大元。便宜吗? 惊喜陆续有来。 试一下潮州的金不换炒“薄壳”吧!“薄壳”是潮州发音,我不知道真正学名是什么。不过“薄壳”应该是潮汕一带的特产,因为别的地方都见不到,偶尔广州有得卖都是从潮州送来的。“薄壳”***的是物如其名,壳相当薄,大小样子都有点像海瓜子,但是海瓜子壳厚很多,所以总是觉得“薄壳”很抵食,因为轻嘛!而且,“薄壳”的肉相当鲜甜,尤其是现在,身上开始长膏,又香又鲜甜,加上金不换的特有香气,***让人食指大动! 美味金不换炒“薄壳”,大概有1斤半“薄壳”左右,一碟15元。呵呵,便宜吧? 再来一份烫血蚌吧!吃潮州菜不吃血蚌真的浪费了:虽然血蚌不是人人都喜欢/敢吃。挑选血蚌时尽量挑些个头小的,因为这样的肉比较鲜。将蚌用小牙刷刷干净表面泥土等脏物,用滚烫的开水一冲,蚌口微微张开——好了,可以上桌了。吃血蚌的时候,颇有“动魄惊心”的感觉。用力将血蚌双壳分开,淡红的血水立刻流出来,然后蘸一点特制的酱料,酱的酸甜,肉的鲜甜,哗,浑然一体,美味得几乎将舌头也吞下! 血蚌,一斤大概10元。烫一斤两斤,尝尝鲜吧? 海鲜还不够吗?好,再来一份鱼饭和咸虾,好吗? 鱼饭是潮汕渔民的做法。新鲜的鱼,沥干水份后,在鱼身上均匀抹上盐,腌一段时间(一天左右),带入味后放上隔水碟蒸——一定要隔水。蒸鱼的过程鱼会出水,但是鱼饭必要让鱼身保持干身状态,所以用一些可以漏水的碟或者容器来蒸。蒸好后,立刻吃也可以,放在冰箱慢慢吃,也可以。吃得时候按照喜好点上豆瓣酱或者鱼露。当然鱼饭没有新鲜鱼那么鲜甜,然而却是别有一番风味,值得一试。 咸虾应该也是差不多做法。但是咸虾是十分好吃的,有点像大连的虾干,连壳都可以吃到肚子里,是我***喜欢的菜式之一。呵呵,我试过打包两斤咸虾回家边看电视边吃,配上啤酒,……神仙般的享受啊…… 两者的价格不定。例牌大概20元,不贵! 对了,主吃吃什么好呢?萝卜酥?葱油饼?太大路了吧! 来到这里,当然要试试这里的招牌白果芋泥和糖番薯/芋头。前者纯属甜品,香滑的芋泥,用糖水浸得韧韧的白果,***适合嗜甜一族,尤其是老人家,好像特别喜欢这个甜品。而糖番薯/芋头,有干湿之分。两者各有特色。干者较香,但是比较燥热,因为过热油炸;而湿者比较中庸一点。 还有其他很多好吃的菜。酸菜大肠煲,苡米芋头煲,方鱼炒戒兰,鱼头大芥菜,镬仔潮州肉丸……很多又便宜又好吃的菜,皆可一试。价格普遍在15-20元以内。 我觉得怀宾的出品相当不错。***的不足就是位置比较难找,环境不大好。自己几个朋友去吃是很好的,但是若果请客,就好像有点低档了。地址就在天河二横路(时代广场后面)。大家想试一下吗? 广州还有几间不错的潮州菜馆,世贸6楼的(不知何名,贵),火车站附近的潮州菜馆(价格不算太贵,中档),赤岗立交桥脚的(也不知何名,价格普通),都是不错的选择。点菜吗——还是点上面的那些菜好了, 如果只剩下烧鹅 美京酒楼 烧鹅是广州名菜。试过在外地见到“广州游”的介绍中,特别推介“晚饭每桌附送烧鹅半只”,感觉上跟北京烤鸭的地位有得一拼了! 凡是做粤菜,一定会有烧鹅。以烧鹅出名的食肆不少。近期***出名的应该是美京酒楼。 不少杂志/报纸纷纷长篇大论地赞扬美京的烧鹅如何出色美味。其实,美京的烧鹅出色固然无可置疑,但是美京其他菜色也十分不错。 例如美京的避风堂茄子。茄子做法很多,以前常见的是鱼香茄子煲,或者蒸茄子,茄子总是做得扒烂的。避风堂茄子有点特别。将茄子切成块状,裹上一层不知为何物的粉浆,送入油锅中炸成金黄色,外皮香脆微辣,里面的茄子软滑可口,两者结合,仿佛让我们发觉茄子不为人知的美丽一面。其实广州有做避风堂茄子的店家很多,但是我一直觉得美京做得是***的。因为火候掌握的好吧,她的茄子外脆内软是***合适的。让人吃了一块,忍不住又会再挟一块。每次到美京,我一坐下,***时间点的菜就是——避风堂茄子。 吃了燥热的避风堂茄子,来碗下火的西洋菜陈***汤。这里的汤水决不欺货,不但料足,火候也足,汤料全部煲至半融烂状态,一入口,仿佛刚才所受的火气,已经全部平复如初。呵呵,当然不仅仅是心理作用。广东老火汤的作用不亚于凉茶啊! 美京的橄榄肉碎四季豆也是心水推荐之一。也是一个粤菜馆很常见的菜。但是这里做得就是与众不同。美味之余,更加美丽。上碟后,四季豆颗颗碧翠爽口,油光闪闪,丝毫不觉曾经被高温摧残过——有一次我们去吃的时候,有一个同事冲口而出“哗,真的栩栩如生啊”——我们晕倒一片,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嘛!难道我们吃进口的都是“死豆”???? 美京的美味还有很多。乳鸽是很好的,盐水菜心做得很嫩,萝卜酥值得一试,各式镬仔菜口感甚佳……基本上,美京的出品都有相当的***。我们戏称,到美京点菜就像选美,对着菜谱,看看那个菜的卖相合心水(美京的菜谱都附上菜的卖相),就点好了,反正不会出什么大差错的! 美京在时代广场。环境是很好的,服务也相当不错,价格不算很高,商务请客是很好的选择。 但是,如果只剩下烧鹅呢?如果美京什么都没有,只剩下烧鹅呢?——OK,那么我一定不会在美京吃饭。毕竟美京一碗饭都要2元,够我买两斤菜回家做了——但是我会打包一只烧鹅回家慢慢享受!!!不可错过的美味啊!!!! 平淡中的不平凡 六合茶馆 ***近天气热得很。 酷热之下,茶饭不思,总想吃些清淡的小菜什么的。不期然就会想起六合茶馆。 六合茶馆在/赛/马场旁边。过了/赛/马场的门口,在华南快速干线入口下面。主要经营潮州茶道,和潮州特色菜。 我从来没有在这里喝过茶。每次到六合,我总是叫上一窝白粥,一碟咸猪肉,一碟方鱼炒戒兰。 咸猪肉是我的***爱。半肥瘦的猪肉,用盐腌至入味,然后入油锅炸得金灿灿,香喷喷,远远看见就让人垂涟三尺。夹一块放入白粥中,连哑白的粥面都染成淡淡的金色,鲜咸的味道渗入粥中,香味若有若无地刺激地钻入你的鼻子。合着粥,吃一口猪肉,哗!甘香得完全感觉不到只是一块猪肉!!! 通常一碟咸猪肉,够我下一窝粥。呵呵,够省的。 方鱼炒戒兰是潮州的一特色菜。主要的倒不是方鱼——方鱼是一种类似柴鱼的鱼干,常用于带味。特别的是潮州的戒兰。平日在广州见到的戒兰都是粗粗壮壮的,枝大叶大,我们炒的时候往往需要把菜梗切成细片,否则难以咀嚼。但是潮州的戒兰却是“微型版”的,看上去更加像菜心,叶和梗都是幼幼的,嫩嫩的,脆脆的,口感甚佳。还带着戒兰的香味,配上方鱼的鲜,碧绿一碟,真的是色香味俱全。 吃白粥,千万不要忘了让小姐给你几碟下粥的小菜。尤其是腌蚌。小小的泥蚌,用清水养数日令其去尽泥沙。然后腌。有点像上海的黄泥螺,不同之处是黄泥螺中加入酒做调料,而腌蚌没有。腌蚌很咸,下粥刚刚好。是一个很有潮州特色的小菜。 当然了,附送的小菜还有广为人知的橄榄菜,萝卜干什么的。不过,个人认为,都没有腌蚌来得有特色。 通常两个人,三个菜是刚刚好的。消费70元左右。有时候心情好,或者实在太饿的时候,会多叫一个小麦烙。潮州菜中一个名菜是蚝烙,用小小的现蚝,加入番薯粉浆,再在上面打入一个鸡蛋,摊成薄薄的饼状。这里的小麦烙则改成用小麦浆,吃上去韧韧的,挺香。据闻该菜高纤维低热量,有助消化之余不易长肉,听上去更像什么“减肥”良药,因此深得我朋友的欢心。每次都游说我: “多来一个麦烙吧!” “没钱啊。何况我们会吃不下的。” “没有所谓啦,我把麦烙吃完就好了。” “那么你不吃粥吗?” “……不管了,我要吃麦烙!!!……” 唉,爱美的女人! 作者: *域名隐藏* 发表时间:2003年7月2日 16:36 怀宾在天河直街。天河立交转入广州大道(去购书中心的方向)不是有间“五星级”厕所吗?然后厕所旁边有条河涌。天河直街就在河涌与厕所之间。 沿着天河直街向时代广场的方向走,走200米左右吧,就到了。具体门号我不知道。你们抬头看着招牌吧,可以看到了。 对了,天河直街是很多食肆的地方。我打算一间一间,试匀所有饭店!!! 作者:麻花银手镯 发表时间:2003年7月4日 10:47 我***次去是旧同事带路的,因她两夫妇就是潮州人,又住在那附近,那里几乎就是她家食堂一样。据说原材料多由潮州运来,广州本地没有的。 每次必点的有: 双色,即煮出来的芋头和番薯,不知是不是用了蜂蜜呢,反正是甜而不腻。我的***爱。按块上,基本上每人先各点一块再说。 薄壳,见上。 麻叶或益母草,算蔬菜类吧。 苦瓜汤,大力推荐美食高手研究一下它为什么清而不苦,我觉得是放了黄豆,可是自己没实践过。 糯米鱿鱼卷,上次没有。 鸭舌头,上次也没有,某友的***爱。 各式煎鱼,我是鱼盲,只知吃却不认得多少,各位自己去看吧,印象中吃过的几种都不同,但都很好吃。 各式“X果”,应该是米字边的,即有馅的,皮应该是米粉吧,我瞎猜的。也是按件上。 进门先点菜,点完再上楼。当然正常饭市时间人多,就得先有人上去找位子了。 每次跟人推荐,总是说在那条臭涌旁边,不是不吓坏人的。:) . http://www(dot)wxsj(dot)net/ *域名隐藏* ?id=303961&areapage=&page=4 [吃吃吃] 之“广州西关流水” 作者:lycee 发表时间:2003年7月31日 19:42 吃完了有好的“下场”没有?如果是安排姑娘们去买衣裳,我想去看广州夏季漫画展。 然后傍晚在西关会合吃小吃? ------【FROM:广州绿 www(dot) *域名隐藏* /guangzhou】------------------------------ 广州西关流水 2002年12月22日,星期天。 极少在周日起这么早,8:00,所以无论走在街上或坐在地铁里都是懒懒的,靠平日的积累惯性地支撑着双腿和大脑下略微沉重的眼皮。 从陈家祠地铁站出来看着湛蓝的天空,蓝的出乎意料,心情突然间转好,后悔没带相机。转念安慰自己,带着也是个累赘,还不如两手空空的闲逛随意些。 懒散着晃了几步,看到正在晨练的中年男女,试着摇了一下胳膊,还有点酸痛。这时看着鸟从另一个出口过来,左右各一人。打招呼,问好,是青瓜和珍妮弗。了了没到,没她的电话,只好找花香,把她从梦中惊醒,让她看到了双层窗帘后面的阳光。 **陈家祠** 鸟先收了钱买门票,可惜已不是学生可以弄个半价,就跟她说起考导游证的事,听来也不易,随便聊几句便转了话题,这念头又要搁置一段时间了。大家在正面的砖雕前站了一会儿,谁也没看出是什么典故,只好说忘了或者不知道。 几个人都对展示的木雕牙雕骨雕核雕感兴趣,纷纷发表意见,赞叹不已。在我提出个别不同看法时鸟却对我和青瓜的老家流露出无比的思念和敬仰之情,心下更觉得鸟是个可爱可亲之人。 有个团从身边经过,凑过去听了几句,学了点新的东西,比如:楠木柱是从南洋运来的,下面的石基雕刻的都是杨桃香蕉等岭南佳果;还有台基栏杆上的麒麟送子是铁铸的;屋顶正中的梁是红色的,表示鸿运当头;祠堂***是16.8M等等,马上现炒现卖。 快参观完了,大家就都嚷着饿。走出去就看到树荫下微笑的了了。 沿康王路转到龙津西路,车不多,空气也不错,我们在路右侧的阳光里鱼贯而行,浏览着对面的老房子和摩肩的各式小商铺,进入小城般的西关。 文昌北走了几分钟有人挨不住了,看着街边的一个个食档两眼放光。饥不择食地选取了马路对面的面店,斜斜的冲过去。点了云吞、云吞面和米粉。了了吃过了,又不肯坐,出去打望,在我已经吃完的时候回来报告:银记就在前面。青瓜珍妮弗等顿时把碗一推,随即起身出门,赶过前面。 **耀华大街** 正好来到耀华大街,这里已被划为民居保护片区,有工人在粉饰装修。青石的路面青灰的砖墙衬着深褐色的趟栊整洁有序,清清爽爽的,如果能多些绿色就更可以让人陶醉了。像这样能够展现广州历史风貌的痕迹越来越少,***也在加强这方面的清理保护工作,但实际上常常是一边在保护一边在拆除,我们只好花更多的时间去寻找了。 **银记肠粉** 肠粉是广州民间特有的一种小食,将米浆置于蒸笼中或布上逐张蒸成薄皮,分别放上肉类、鱼片、虾仁等,蒸熟卷成长条,剪断上碟。 文昌北这间银记肠粉的店面很小,分成两块,也稍稍显得破旧,但丝毫不影响胃口,斑驳墙上挂着的美食节金奖(豉皇牛肉肠粉)也越发显得光亮。点了鲜虾肠和牛肉肠。很快鲜虾端上来,果真是“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非常的漂亮。肠粉很薄,虾的红色也透出来,还有韭黄鲜亮的黄色点缀,闪着诱人的光泽。青瓜先拿相机拍了,大家才一起动筷,飞快地把肠粉搞了个七零八落塞进口中,然后慢慢的咀嚼,体会它光滑的韧性。等到牛肉肠上的时候已然忘了照相。 前面就是长寿路,看到不远的恒宝华庭。花香快到了,可以在那里会合。不过各只脚没走出几不就改辙了,这回是*榴莲*。了了和珍妮弗看上去还有些经验,说要干湿适中的,但不要偏向于干,要稍微湿一点。剖开时众人都说不错不错。就分头拿塑料袋捧起来吃。青瓜说可能不适应,劝说之下找了块干的,说还能接受,但湿的怎么也不肯了。 花香跟了了说到了,了了说在肯德鸡的广告牌下面见。碰头时间安排的刚刚好。而花香的出现明显地打乱了几个人吃榴莲的节奏,大家又是欢天喜地的拥抱,纷纷抢着将手里已吃不下的“美味”送过去以表示衷心。 然后女人们统一了一下意见:继续吃。 **顺记冰室** 沿宝华路往前走,说渴了要弄点喝的,接着就有间凉茶铺出现了。好象是平安堂的招牌,想着要开开胃准备下一轮战斗的,所以纷纷说:酸梅汤。可是味道有点涩,不够爽口,比黄振龙的差不少,只好慢慢喝了。手捧着杯子继续挺进,了了说好吃的鱼皮在前面,却先看到了顺记冰室。记得坛子上有人提过这里的雪糕,说是人间美味,看来我们也必须试一下喽。围坐下来点了两款:椰子和芒果雪糕。清甜无比,口感柔顺。但因为之前的榴莲和饮品,都吃的不多,剩下的基本上是我承包了。 出来之后了了开始兴奋说就在这附近了,在***个路口她纳闷的说,好象在是这里啊,怎么搬了啊? 试探着再向前,这回看到了,顿时雀跃:在这里在这里! **陈添记鱼皮** 就在转右的一条小巷子里,周围的墙和门板上有很多用红漆涂写的标语,非常醒目。石板路上摆了几张台,找了一张围坐,了了介绍说老板很有意思,特别能讲,接着他就出现了,是个很有沧桑感的人,黝黑的面孔刻满了皱纹,但精力充沛,嗓音有点怪,像唐老鸭的那种。鱼皮上来,凉拌的,底料有花生粒、葱、姜、辣椒丝、香菜、芹菜,用生抽和食油调和,咬下去是清脆的,味道够足且各种滋味分明。抢着吃完了鱼皮,再慢慢的收拾着碗里的花生碎什么的,完了众人又把剩余的榴莲消灭干净。 临走要了这里的名片:顺德陈添记食家,宝华路十五甫三巷81828774 这回可是饱了。才晃悠着往荔湾博物馆方向走。从恒宝华庭向西***个十字路口向北十米再转左有条古建筑保存比较好的街道: **逢源北街** 街口有钢管拦住,防止车辆进入,光滑的石板路上刻着街名,显示这是一条有着历史的街道。左手边一排过去是典型的西关大屋,***显著的特征便是趟栊,只不过现在大多成了摆设,有些加了现代的锁,有些加了防盗门。而右手边却完全是近些年的建筑,不新不旧的,两边一对比,看着怪异。其实老房子的居住条件确实差,空间狭小,显得阴暗。原来住在这里的广州人已经去寻求更优越的住所,现在租住的多是外地人,对他们来说,这是进入广州的***步,是生活希望的***步。而对于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