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RICANS 对一个业务员或者一个业务经理的判断,是否乐意开展生意, 取决的因素有: A. 这个业务员的反应是不是快, 主要的方面有: 语言是不是流利, 或者翻译 和业务之间的沟通是不是快 对产品各方面的了解是不是多, 能否很快回答他们的疑惑 是否能在产品技术方面给更多的建议 是否能***决定价格,交期,等各方面 B. 工厂在MEETING 方面是否做的专业, 比如在会议开始之前要把所有会议会涉及到的样品, 资料等全部准备好放在会议室, 还要与之相关的文件,邮件等. 我曾经跟他们一起参加一些与香港,台湾上市公司的会议, 他们做的很PROFESSIONAL. 虽然那些会议中更多的是像老朋友一样的聊天, 但是他们把资料都准备的很齐全, 大家在会议桌上就是谈论该谈论的问题, 不会这里找找样品, 那里找找资料. 还有台湾的一些小的外贸公司, 也做的很好. 把我们所有要打的样品或者已经打好的样品全部摆在桌上, 一个一个GO THROUGH. C. 对于像我们公司这样, 老外有很多技术都不是很懂的情况下, 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工厂能解释自己的生产工序, 如果工厂在某些工艺上能提供RECOMENDATION, 那是***能显示工厂PROFESSIONAL 的了. 总结起来, 就是要达到一个字, 老外才乐意与你开展生意: PROFESSIONAL. 2. 在会议中一定要多做比较, 拍照片等. 很多时候, 在会议中的时候我都是精神高度集中的,思维跟着他们很快的转动, 而且也坚信自己能够把那么多的内容记下来. 而, 实际的情况是, ***家的会议结束, 在进行第二家的会议的时候, 前面的会议内容就忘记的一干二净了. 所以整个TRIP 下来,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留下的就是笔记本中的那些内容了. 这一点可能对于我这个健忘的人尤其重要. 记笔记也有很多的技巧. 什么要记, 什么要简单的记, 什么不用记, 都要把握好. 这方面我还需要提高. 记的过程中不要忘记问问题, 尽量把一些细节弄清楚. 回到办公室后, 要把笔记的内容进行梳理,并且记忆笔记的内容. 3. 如果自己的产品的生产或者打样有什么特殊的或者临时的困难, 一定要在会议中提出来, 不要大家见面的时候不讲, 事后又在邮件中提出来. 如果会议中把难题提出来, 大家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 很多情况可以互相之间就了解了, 但是如果把事情先捂着, 到***后事到临头再讲, 显得自己很狡猾, 不够坦白. 4. 什么机缘下才适合与老外一起进餐? 中国人的待客习俗就是邀请客人一同进餐. 一般情况下, 我们的行程很紧, 中午都没有时间吃午饭的, 老外都是早餐吃的很好, 中餐免掉, 晚餐再看情况. 而我们却不行,早餐吃不多, 中餐不能少, 晚餐也要合适的吃一点. 所以, 只好自带饼干救急. 但是, 再行程比较松的情况下, 老外还是乐意与供应商吃中午饭的. 然而, 他们不是乐意与所有的供应商进餐, 一般情况下,他们的进餐都是有条件有目的的. A, ***主要的条件就是, 跟供应商已经比较熟的关系了, 大家像朋友一样. 这种情况下, 是***乐意一起进餐的了. 大家可以拉拉家常, 聊聊旅游啊, 经济发展啊, 政治啊. 拉近关系. B. 其次, 如果不是特别熟的供应商, 他们有时候也愿意一起进餐, 一来大家可以拉近关系, 二来可以获得更多的大环境或者小环境的信息, 交换意见. 这种情况下, 供应商也需要提前准备一些话题跟客户来交流, 不然到***后只是完成了吃饭, 其他的效果没有达到. 老外也会觉得无聊. C. 一般情况, 如果是***次见面的供应商. 老外一般不会一起进餐,时间宝贵, 他们还是希望再有限的TRIP 里多会几家工厂呢. 当然, 如果是到了吃饭的时间, 不管熟不熟, 工厂都可以邀请一下以示中国人的热情友好. 一般的老外, 尤其是美国人, 都喜欢尝试新的事物和食物, 所以, 如果一起进餐的话, 可以推荐当地的特产, 这些***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暂时就写下这些, 以后有机会再添加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