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家 |
通知: 跨国外贸论坛维护中,发文请登陆跨国会员区--其他功能--发布外贸文章(需实名),欢迎外贸相关服务企业参与。 |
1楼 John Chen
 等级:博士后 发帖数:198 回帖数:2630
| 发帖时间 - 2005/7/5 11:43:54 | 邬敏/文 “一年了,到我们局备案的外贸个体户一共只有13个。”深圳市工商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外贸法》规定,个人(自然人)可以在工商部门注册个人独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后,可以从事商品进出口业务以一个经营主体的身份到商务机关办理外贸经营权备案登记,进而办理税务登记、银行开户许可等手续,在经营活动中承担无限责任。这条新规曾令市场热盼外贸个体户的涌现,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其他地方的情况和深圳差不多,整个广东省加起来也只有几十个。” 在上述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记者找到了林立(化名),当时他刚刚做完一单销往美国的玩具生意,说够自己吃几个月了,他说:“钱是赚了些,但我很理解同行对当个体户的观望态度,我给后来者的忠告也是谨慎进入。”林立是在去年底成为外贸个体户的。 不熟不做 “有人把外贸比作一个深水池,一点没错。这行看起来热,但是做起来不容易,尤其是自己单干。”林立说他看见过好几个业内老手被一两单失败的生意拖跨掉,“外贸经营涉及的环节多,不可控的因素多,不是在这个行业里做熟了的人,不要轻易地决定单干。” 1997年,学外贸专业的林立在大学毕业后,来到广州一家专营外贸的公司任单证员。“在每一桩国际贸易中,合同、订单、报关、报检、运输、仓储、银行、保险等等各个环节,都要有单据凭证才能完成,三年单证员做下来,我算是对国际贸易的正规环节和文本都有了了解,操作也熟练了。”林立说这一段时间积累的经验,对后来的创业非常有帮助。 自1999年10月起,我国分几次逐步放开外贸经营权,产品出口不再是专业外贸公司一家的天下,外贸经营权的门槛一降再降,私营企业大量涌入外贸领域,逐渐打破了传统的外贸经营格局。 “在2000年的校友聚会上,一位师兄找到我说,他准备与人合作成立进出口公司,想拉我过去帮忙。***后因为种种原因,这位师兄的公司没有弄起来,但是这次谈话给了我很深的启发,我开始有意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为将来创业做准备。”校友会后不久,林立就和单位协商,从单证员的位置上调到了业务口,他希望能积累一些拓展业务的经验,同时建立一些自己的客户关系。 林立说,那几年他的确建立了自己的***,而且初步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他的做法就是在为公司做业务的时候,和熟识的客户私下谈好,分一些单自己做,业务不从公司走,而是另外找一家外贸公司做代理,完成走账、报关等手续,***后和代理公司分利。“对于业务员来说,***就像私产一样重要。”林立透露,这种做法是外贸公司***的忌讳,没有合法的名义,但在圈子里很普遍。 一位工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林立实际上就是在行“外贸个体户”之实,但没有合法的名义。
------------------ ...
| |
2楼 bilstar
 等级:博士生 发帖数:110 回帖数:769
| 发帖时间 - 2005/7/5 12:13:11 | 值得深思!
------------------ ...
| |
3楼 John Chen
 等级:博士后 发帖数:198 回帖数:2630
| 发帖时间 - 2005/7/5 14:28:40 | 共三帖关于外贸个体户,请细读.
------------------ ...
| |